找到相关内容530篇,用时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太虚大师年谱(五)

    二十二日(“冬至”),胡瑞霖(妙观)应大师招,来游雪窦(胡妙观“法相唯识学概论序”)。二十六日,蒋委员长来山晤谈(至法尊书三)。是冬,法尊译菩提次第广论毕。大师一再嘱译“咒道次第”,俾窥藏密之组织(与...醒尝谓:‘中国佛教,只要有十个有为的僧伽能真诚合作,就有办法'。达居等以询大师,‘大师颇有不胜感概之意;对于这问题,好像很不愿意多所发表'(达居等“由青年路向问到佛教革兴”)。     法尊译出菩提次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5741930.html
  • 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

    困难与困惑。有鉴于此,太虚大师在《佛法概论》里提出了五乘共法、三乘不共法、大乘不共法的次第;印顺法师的《成佛之》,也有同样的阐述;法尊法师翻译的《菩提次第广》里,更明确地提出了由下士而中士、...在《菩提次第略论》里讲得很清楚,就象蜡烛,风吹时火焰散乱,如果风定焰止,光明才能照亮黑暗。我们的心,在没有妄想的情况下,可以清清明明地用智慧去观照;如果妄想太多,就象那飘忽的烛光,无法生起智慧的观照...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0541940.html
  • 札嘎仁波切著:山法宝鬘论(四)

    需此。世间法之好武器,  价值连城此山法,称赞其为宝鬘论,  此串珍珠献行者,愿能欢喜而接纳。  居于寂静处的所有修行人均需要的这部山法宝鬘论,对于放下今生、依止静处专心致志实修《菩提次第广》与...专心一意  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修道次第倒也可以,但供养僧众、铸造佛像、讲经说法、广作布施,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产生此等想法,那就应当自己提醒自己说:唉,我不要这样想,比修道次第功德更大的...

    札嘎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3642030.html
  • 试论禅宗在吐蕃社会的传播及其影响

    ,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26页。)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禅宗在吐蕃的影响,就是宗喀巴大师在其著名的《菩提广》中曾多次提到摩诃衍的名字,并指出,摩诃衍的理论不宜施行,应按他的菩提次第逐步...佛教正宗之见加以接受了。二是宗喀巴完成了从异己的汉地禅宗思想向正统的中观思想的转变之后,在其著名的《菩提次第广》中,用了很多笔墨和很大的篇幅去“涤除”禅宗的影响,并以西藏佛教正统派之代表的身份郑重...

    佟德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1142268.html
  •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八)

    密宗次第广》中,他也把修习禅定的这些过患及对治方法一并阐述。对此我不赞成,因为这些是初修者的毛病,可是密续的对象非是初修者,而是那些已经克服了这些障碍,能合于修习这些教法的条件的行者。在宗喀巴大师所着的《菩提次第广》中,有许多的篇幅来谈到这些过失及对治法,这是恰当的;但在一本重要的密宗论着里,它们不应该占有重要的份量。   佛我的用意是要提醒习定者,如果你依此书的次第,那么就可以克服昏沉掉...

    陈健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3943004.html
  •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六)

    通达法义,了知佛知见,故心心寂灭,住持不动。)   解脱成熟。(十、解脱成熟。一切惑业,不能扰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  佛宗喀巴大师在他所著的《菩提次第广》中也列举了禅定的七种利益...心都是不容易修成的。为了圆成圣者的菩提心,我们必须有法身正见。即使是凡夫的层次,我们应该先修习六波罗蜜之。经过良好培养的专注力及禅定力可以产生足够的智慧来认取智慧心(译按:即指菩提心)。   佛“行...

    陈健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5143017.html
  •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五)

    皈依谈起,很有次第地论及种种题材,直到第十六章谈及禅定。这前十五章便是其后诸章的前行。读英文的人应善用此书,而由对佛法的理解中获得莫大的助益。(译按:中译本有张澄基居士所译《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次第》,收于《冈波巴大师全集选译》一书中。)   很遗憾的,迄今为止,格鲁派的开宗祖师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次第广》还没有英译本。(译按:陈上师讲述这话时是1962年,而现在已有中、英译本。)这本论述...

    陈健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5243018.html
  • 藏传佛教格鲁派

    的事业蓬勃发展,使佛教的面貌翻然一新。大师对修学方面,提倡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在显教方面著《菩提次第广、中、略三》,在密教方面著《密宗次第》,在抉择正见方面著《入中论》注疏等作为修学理论基础。...粗细无我之理”等,作为本入境、行、果之纲要。在见、修、行方面也进行了整顿,务使清净纯正不容稍许混杂。 关于实修,大师在显教方面著有《菩提次第广、中、略三,在密教方面著有《密宗次第广...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60743108.html
  • 密宗概述

    菩提次第广》、《密宗次第广》等显密重要论典三十余部,为汉藏佛学的沟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大勇同时赴藏学格鲁派教法的另一位高僧,是能海(1886—1966)法师,他于1925年与同...大勇本人亦于1929年英年早逝,留下《菩提次第略论》的译著。团员中,超一、观空、严定、恒演、广润、朗禅、大刚、密?、密严、密悟、密慧等留康学习,超一法师先回内地,在京沪无锡等地传法,译有《大白伞盖经...

    佛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3143396.html
  • 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一)

    著《菩提次第广》比较,以见中国与西藏佛教对于印度大乘佛教奢摩他(止)与毗婆奢那(观)取材与观点的异同。  印顺导师立足于瑜伽大乘的定学基础——禅波罗蜜,与中观大乘的观慧原则——般若波罗蜜,而在菩萨...系”之,指归依人菩萨行而学的“成佛之”。他们的学说思想,都代表了汉传佛教学者自成体系,卓然成家的成就。依此而建构的止观之教,是在论义缜密精严,思想体系通贯的基础上,关顾全局后所发的议论。因此,笔者...

    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143493.html